黄金豚是什么(黄金河豚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2023-12-14 10:42:36 59 0

黄金河豚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悉河豚不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河豚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一般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也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来危险时能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以此自卫。因其外形似“豚”,又常在河口一带活动,江、浙一带俗称河豚,而山东则称艇巴,河北叫腊头,广东称乖鱼或鸡抱,广西则叫龟鱼。

古代神兽的习性?

古代神兽是以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阴幽荧)与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代表的皆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 古代神兽来源于中国神话传说,在现实中大多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这些神兽常出现于传统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中文名

古代神兽

外文名

Ancient animal

来 源

神话传说

地 区

中国

出现

于传统建筑中

两仪二圣

古代神兽

太阳烛照与 太阴幽荧在现代 活态 神话中已经不可再见,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而 太阳烛照的少数活跃只有一些古籍善本以及一些 青铜器当中的零星记载,至于 太阴幽荧的记载更加稀少,只有极少数出土的 青铜器上有些铭文记述,这对于 神话学界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大遗憾了。

太阳烛照

太阳 烛照是古代神话中, 两仪中的 绝对 至阳气与太阳之精共同所化的 圣兽,为 宇宙 诸天中最强大尊贵的圣兽,曾被称作 圣神。

烛照的外貌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球体,有人认为烛照造化万物。众所周知,烛照就是太阳,太阳烛照,与 太阴幽荧共同化生 四象圣兽。

在中国神话学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太阳烛照即山海经 烛龙传说在民间的神话变种。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甚至屡遭驳斥。

也有学者认为烛照的黑色球体形象是中国古代观察到了 太阳黑子的佐证,并认为烛照是先民对太阳黑子的神话印象。

更多的人认为太阳烛照的源起是中国古代先民早期的太阳崇拜结合古 创世神话后的 自然崇拜。

太阴幽荧

太阴幽荧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由 两仪中的 先天 至阴气与 太阴之精共同所化的 圣兽,为 宇宙 诸天中仅次于太阳烛照的圣兽。与太阳烛照不同的是,虽然太阴幽荧也曾被称作 圣神,但更多的记载将其称作往圣。

幽荧的外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白色的中空圆环,太阴幽荧代表的是夜空中最美丽的星辰,人类夜晚的守望者—— 月亮。与 太阳 烛照共同化生 四象圣兽。

在中国神话学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太阴幽荧其实是嫦娥神话在民间的变种。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甚至屡遭驳斥,这与太阳烛照的遭遇可以说颇为相似。

也有学者认为白色圆环形象是中国古代观察到了月面环形山的佐证,并认为幽荧是先民对月中环的神话印象。

更多的学者认为太阴幽荧的源起是中国古代先民早期的对月亮的崇拜结合古创世神话后的 自然崇拜。

据一些人的考证,太阴幽荧的光环形象也有可能来源于先民对月亮造成的日全食的崇拜。

天之四灵

青龙



古代神兽

在中国, 龙是神物,也是 皇帝的象征,而青龙则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神兽,是吉祥雄伟的象征,由于崇拜意识,后演变为祈求丰收、祈求平安的传统民俗活动。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又有龙性淫的说法,和牛交时生 麒麟,但实际上,早在《淮南子》中就已说明麒麟为 应龙之孙。

白虎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白虎是西方保护神、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古代神兽-白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是由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所组成。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

代表的季节是秋季,根据中国古代传统观念,秋季为肃杀的季节,而且处决犯人多安排在秋季,即是常说的秋后问斩。

所以白虎主杀,被认为是杀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转世的,例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很多与军事有关的地方和事物都以白虎命名,例如:象征军队指挥权的虎符,象征威势的白虎旗,水浒传中林冲误入的军机要地白虎节堂等。

朱雀

朱雀是四灵之一传统文化中的 四象之一,《三辅黄图》所谓的“ 天之四灵”之一。

从殷商时代开始它就是代表炎帝与 南方七宿的神兽,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朱雀。,而 五行学说开始兴起之后,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 丙丁与夏季。

很多人将其认为是凤凰或是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朱雀与凤凰存在极大的不同,且作为 天之四灵与 四方 星宿之一的朱雀比礼记 四灵之一的凤凰更加尊贵。亓鑫铭所著《 泛亚论》称古 越国以朱雀为 图腾。

近代由于受到西方不死鸟(Phoenix)浴火重生的神话以及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华人在翻译与认知上也有把不死鸟当成朱雀的情况。

事实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并没有朱雀会浴火重生的说法,凤凰涅槃也只是郭沫若先生借鉴西方 不死鸟的传说所创作的诗词而已。现代有些人会认为朱雀是凤凰的一种,然而事实上作为天之四灵之一的朱雀从来不是《礼记》四灵之一凤凰。

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北方的灵兽,形象是黑色的龟与蛇(或龟蛇),代表的季节是冬季。

(一)玄武乃龟蛇。



古代神兽

《 经稗》:“斗牛女虚危室璧七宿有龟蛇体,故曰玄武。”

《楚辞·远游》:“时暧(日逮)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二)“玄武”天龟。

《礼记·曲礼(上)》云:“玄武,龟也,龟有甲,能御侮用也。”

《周礼》云龟:“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郑注云:“属,言非一也。其色,天龟玄,所谓玄武是也。”

(三)玄武为龟与蛇。《左传》:“玄武在北方也。龟、蛇二虫共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虚危之星也。”

礼记四灵

古代神兽

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应龙的后代,与凤、龟、龙在 礼记中被称为“ 四灵”。

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文》:“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兽也。”段玉裁注云:“状如鹿,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因而被称为"仁兽" 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

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亦称为丹鸟、 鹍鸡等。

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 凰,其总称为凤凰,因此凤凰一词为合成词结构。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它跟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自古以来凤凰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 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 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意思是山中有一种鸟,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是祥鸟。

孔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凤凰的原型。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是多种动物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龙作为中国古人对多种动物和天象融合创造的一种神物,实质是祖先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山海经.西次四经》:“崦嵫之山.....其阳多龟。”

《古小说钩沈》辑 《玄中记》云:“千岁之龟,能与人语。”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云:“千岁灵龟......剔取其甲,火炙捣服....尽一具,寿千岁。”此则 龟之灵异。

四凶介绍

梼杌

古代神兽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 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梼杌是 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 傲狠, 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穷奇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 牛,蝟毛,名曰 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 黄贝;嬴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四凶之一,用来形容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背信弃义之人。《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穷奇的来历,“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言此为大恶之兽。

《山海经·海内北经》道:“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一曰从足。”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云:“周期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 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 饕餮。

附:狍鴞:《山海经·北次三经》:“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鴞,是食人。”郭璞注:“为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混沌

《 神异经》里的混沌,就是被人类丑化了的混沌。它 把混沌说成是一只像狗又像熊的野兽,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见,有腿却不能走,空有一个肚皮却没有五脏六腑,且德行极坏,遇着有德行的人,就一股蛮劲去抵。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

神兽介绍

应龙

古代神兽

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 龙,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与夸父而成为功臣。 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 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 蚩尤与 夸父, 不得复上, 故下数旱。 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

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鲲鹏

鲲鹏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 垂天之云。”这鲲鹏精于变化,通灵万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为九天鲲鹏。

烛龙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 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 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赦只。”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淮南子·地形训》)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①)

《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 ,行南时大 ,行北时严杀。(《易纬乾坤凿度·卷上》)

《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诸说大同小异,显系本自《海外经》和《大荒经》。

陆吾

陆吾,昆吾神兽,身如白虎,有九首。相传是西昆仑山西王母娘娘的守门神兽,上古天帝时期曾是天帝看守天宫宝库的神兽。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白泽

白泽,黄帝巡游至东海,遇之,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轩辕本纪》、《抱朴子(极言)》、《瑞应图》有载。

三足乌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 太阳中居住着三足乌,人们敬仰太阳, 三足乌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乌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乌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乌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

祥瑞之兽

黄鸟

古代神兽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另注:帝即天帝,药指神仙药,即长生不死 药。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 ,食之不妒。黄鸟栖息于轩辕山,形像枭,头白色。相传,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产生妒忌心理。

獬豸

獬豸,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貔貅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 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雄为貔,雌为貅。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貔貅的体色是根据吞噬金银珠宝种类来呈现的,若金比例居多便身成金色,若玉比例居多身便成玉色)

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 孟康注曰:“桃拔,一曰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古时候人们也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角端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兽则麒麟角端。”郭 璞注:“角端似貊,角在鼻上,中作弓。”又《宋书.符瑞志》云:“角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达方外幽远之事。”盖*白泽兽之类。清王士祯《陇蜀馀闻》云:“角端,产瓦屋山,不伤人,惟食虎豹。山僧恒养之,以资卫护。”

勾陈

勾陈,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 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

《易冒》:“勾陈之象,实名麒麟,位居中央,权司戊日。盖仁兽而以土德为治也…”上史书上所记“句陈,勾陈,钩陈”,均为“勾陈”。《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均作:句四星。正史中《晋书·天文志》开始作“钩陈六星”,但是一些保留下来的纬书中已经有作“钩陈六星”之说,也就是说在后汉时出现六星之说了

马交

马交,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 食。一说可御兵。《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金蟾

金蟾又称三足金蟾,中国神话传说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古人认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财致富。

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说它能口吐铅。古代有刘海(刘海故里为陕西西安 户县阿姑泉欢乐谷)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以成仙,后来中国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 传说。释义:“吕洞宾弟子刘海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 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过程中金蟾受伤断其一脚,所以日后只余三脚。自此金蟾臣服于刘 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奇之,称其为招财蟾。”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当康。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乘黄

说中的异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呲铁

呲铁,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 物利如刚,可作兵器。《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腓腓

腓腓又作胐胐,读音都为(fěi fěi),中国古代野兽,有点像狸,白色的尾巴,脖子上有类似马鬃的鬃毛。养之可以解忧愁。《山海经》中记载,腓腓的样子像狸,身披鬣毛,长着一条白色的尾巴,饲养它可使人解忧。

青牛

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老子 廼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索隐引 汉 刘向《列仙传》:“ 老子 西游, 关 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 关 ,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二折:“说杀你驾青牛,乘赤鲤,骖白鹿,骑黄鹤,怎如俺这 宝马雕鞍最好。”

火鼠

火鼠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火山是指燃烧的森林),重百斤(体 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甪端

甪端,传说中祥瑞之兽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 通晓四方语言。其说始见于汉。

《宋书·符瑞志下》:“甪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赤鱬

赤鱬(chìrú)传说中异鱼名。人面,音如鸳鸯,食之可以疗病。其 说始见于先秦。《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夔牛

夔牛(kuí),一种传说中的怪兽。外形像龙,声音如雷,仅有一足。据说 黄帝依照 九天玄女的指示将夔杀死,以其皮制成战鼓。

夔龙又称且角龙。夔者,见于《书·舜典》、《国语·鲁语》、《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诸典中,或为乐官,或为木石之怪,或为国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义亦颇相似。《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 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踸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天马

中国的天马神话形象,奔腾的骏马,无角无双翼。为表现其“天 马”的不同,常于马下方绘制云朵,体现天马可以腾云驾雾。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

天狗

天狗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最早记载于《山海经》中,原文是:“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如文中所述,天狗是种像狐狸而头部白色的动物,并是御凶的吉兽,很可能是某种古代哺乳类动物,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后来演变成用来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将天空奔星视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变成了凶星的称谓。《史记·天官》载:“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

狸力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翻羽

是中国古代神兽的一种。翻羽,又名绿耳,行越飞禽。昆仑 八骏之一,曾经载周穆王至昆仑山见西王母。后称“天子八骏”。 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即后世所谓之天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传说能日行万里(一说三万里)。八马名具体说法不一,主要有: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见《穆天子传》卷一)

冉遗鱼

冉遗鱼,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释义:英鞮山,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这种鱼长着鱼身、蛇头,还有六只脚,他的眼睛形状如同马的眼睛,吃了这种鱼可以使人不患梦魇症,还可以防御凶灾。

《山海经·西山经》:靼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刚山尾再向西三百五十里的地方,叫做英鞮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树林,山下多黄金、美玉。山中的飞鸟走兽全都是白色的。涴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于陵羊之泽。水中盛产 冉遗鱼,鱼身蛇头,六只足,耳朵像马耳。吃了这种鱼可以防御凶事,使人不眯。

横公鱼

横公鱼,《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生于 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 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远飞鸡

《洞冥记》有载:“中国古代神兽一种,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据信是鸽子的异种)”

何罗鱼

何罗鱼,传说中异鱼名。一首而十身。其说始见于先秦。《山海经·北山经》:“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一说其原型为章鱼。

灭蒙鸟

《山海经》载: 灭蒙鸟在鸡胸国的北部,鸟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红色的。灭蒙鸟就是孟鸟。秦的先人,是帝颛顼的孙女,名叫修。女修在织补时,有一只玄鸟生了个卵,女修吃了下去,生了个儿子取名大业。大业娶少典的女儿少华。少华又生了大费,大费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叫大廉,便是鸟俗氏;另一个叫若木,便是费氏。大廉的玄孙孟戏、仲衍,都是身子像鸟,但会说人的语言;因此他们是灭蒙鸟的国民,但是他们没有留下子嗣。从古到今都有人类起源于飞鸟的说法,而飞鸟来自源海洋鱼类的演化。

三角兽

传说中瑞祥之兽名。头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则此物至。帝王 仪卫有绘其像之旗。

《元史·舆服志二》:“三角兽旗,赤质,赤火焰脚,绘兽,其首类 白泽,绿发,三角,青质,白腹,跋尾绿色。”

比翼鸟

比翼鸟,又名鹣鹣、鹣鲽、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 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

《 山海经·海外南经》:“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又山海经《西山经》:“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山海经》亦云:“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

《博物志余》讲得更为详细:“南方有比翼鸟,飞止饮啄,不相分离……死而复生,必在一处。"“如此奇异的鸟,古人必然要附会于一定的休咎兆验。

《山海经》说“见则天下大水”,说比翼鸟的出现预兆洪水滔天,是咎征。

《博物志·异鸟》:“见则吉良,乘之寿千岁。”

《瑞应图》:“王者德及高远,则比翼鸟至。”如此等等。

《逸周书》曾载,周成王大会诸侯时,曾有人以比翼鸟进贡。比翼鸟是什么样子的呢?传说它是一目一翼,不比不飞,带有较多的感情色彩,后世常用比翼齐飞形容夫妻生活和谐美满。

《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郭璞注:“似凫,青赤色。”

三国魏曹植《曹子建集·送应氏》诗之二:“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 施翮起 高翔。”

唐白居易《长庆集·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重明鸟

在《拾遗记》中说,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 ,一名双晴言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飞。能抟逐兽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国人都全洒扫门户,以留重明。如重明鸟未到的时候,国人或刻木,或造铜像,为此鸟的形象,放在明户之间,则魑魅之类,自然退伏。

九尾狐

九尾狐在神话传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所谓青丘之国以及涂山氏所言都是九尾狐。

九尾狐,中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来自于 春秋战国时代编纂的《山海经》而后来传到日本,朝鲜等亚洲地区。《 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瑞应图》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宋书·符瑞志》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 ”

周六福代言人?

2019年,周六福签约张靓颖为品牌形象代言人

周六福(全称: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设计、生产、经营珠宝首饰的公司,于2004年成立,全国总部设立在深圳。

周六福品牌自诞生以来,就以“缔造价值,传承真爱”作为企业使命,心怀“让每一个拥有周六福珠宝的人倍感幸福,备受尊崇”的企业发展愿景,专业从事钻石镶嵌等珠宝首饰的设计、生产、经营业务

清酒红人脸,钱帛动人心,什么意思?

清酒红人脸,钱帛动人心出自 古训《增广贤文》补遗本《增广贤文》1昔时贤文,诲语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能几人,相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山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黄金无假,阿魏无真。客来主不顾,自是无良宾,良宾方不顾,因恐是痴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撵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宁可人负我,我切莫负人。再三须重视,第一莫欺心。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莫入众,遭难莫寻亲。生平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种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茫茫四海人无数,那个男儿不丈夫?白酒酿成迎宾客,黄金撒尽为收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欲求身富贵,须下苦功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馀。水太清则无鱼,人太谨则无智,知者减半,省者全无。痴人畏妇,贤女敬夫。是非终日有,不信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会说说都是,不会说理亏。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 财多害自己。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知迩,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少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为人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富贵多忧,贫穷自在。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晴干不肯去,只待雨淋头。成事莫说,坏事难收,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只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人生一世,草生一春。白发不随丽人去,看看又是白头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路逢险处须迥避,事到临头不自由。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三杯通大海,大醉解千愁,深山毕竟藏老虎,大海终须纳细流。惜花须检点,无月不梳头。恩爱深处宜先起,得意浓时便可休,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 金钩。休别有鱼处,莫念浅滩头。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笔,退一步。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到早与来迟。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得宠思辱,居安思危,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心。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他横行到几时。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善事可做,恶事莫为。许人一物,千金不移。龙陷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栖,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养儿侍老,积谷防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息却雷霆怒,罢却虎之威。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短者是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少时不努力,老来徒悲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宁添一斗,莫添一口。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伤人一语,利如刀割。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世再少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将相场中看走马,公侯肚内好撑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但能守本份,终身无烦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人而无信,不须礼之。一人道好,千人传之。若要凡事好,须先问三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年年防饥,夜夜防盗。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稿如草。迂饮酒时须防醉,得高歌处且高歌。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不因渔父引,怎能见波涛。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进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 刀。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为善最乐,作恶难逃,好人相逢,恶人回避。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已覆之水,收之实难。人生知足常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见者易,学者难。厌静还思喧,嫌喧又忆山,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用心计较般般错,退后思量事事宽。道路各别,养家一般。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谁人不爱千钟粟,谁人不爱黄金屋,谁人不爱子孙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行事存德,莫问前程。河狭水紧,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无钱方断酒,临老才看经。塔高七层,不如暗处一灯,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众星朗朗,不如孤月明。合理可作,小利不争。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人老心未老,人穷计莫穷。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杀人可恶,情理难容。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屋漏又遭连夜雨,行船偏遇打头风。笋因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夫妻相和好,琴瑟与笙簧。善必寿老,恶必早亡。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多恐遭殃。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争他一脚豚,反失一只羊。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人生 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他人说药方。凡人不可貌相,海水难将斗量。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公王。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千里寄毫毛,礼轻情义重。一言不中,千言不用。一人传虚,十人传实。万金良药,不如无疾。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近河不得枉使水,近山不得枉烧柴。家口无才子,官从何处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白云本是无心物,却被清风引出来。慢行急行,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许多财。人间 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一毫之恶,劝君莫做,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亏人是祸,饶人是福,乘除加减,报应甚速。对贤言语,神钦鬼服。人各有心,心备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见人富贵生欢喜,莫把心头似火烧。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利刀割疮体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公道世间为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菌从地发,树向枝分。宅里燃火,烟气成云。家中有恶,外已知闻。以德报怨,以恩报恩。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一片云间不相识,三千里外却逢君。官有正条,民有私约。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哪个梳头无乱发,情人眼里出西施。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夕阳无限好,只恐不多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池塘积水防秋旱,田地深耕足养家,教子教孙须教义,栽桑栽柘少栽花。休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根深不怕树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奉劝后来君子道,分毫不乱更无差。只此呈示,万无一失。 增广贤文2 (补遗) 前人俗语,言浅理深,补遗增广,集成书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金凭火炼方知色,与人交财便知心。乞丐无粮,懒惰自成。勤俭为无价之宝,节粮为众妙之门,省事俭用,免得求人。量大祸不大,机深祸亦深。善为至宝深深用,心作良田世世耕。群居防口,独坐防心。体无病为富,身平安莫怨贫。败家子弟用金如粪土,贫家子弟积粪如金。贫富非关天地,祸富不是鬼神,安分贫一世,本分终不贫。不拜父母拜干亲,弟兄不和结外人。人过留名,雁过留音,择子莫择父,择亲莫择邻。爱妻之心是主,爱子之心是亲。事从根起,藕叶连心。祸与福同门,利与害同城。青酒红人脸,财帛动人心。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不说自己井绳短,反说他人箍井深。 只学斟酒意,莫学下棋心。孝莫假意,转眼便为父母,善休望报,回头只看汝儿孙。口开神气散,舌出是非生,弹琴费指甲,说话费精神。千贯买田,万贯结邻。人言未必忧尽,听话只听三分。隔壁岂无耳,窗外岂无人,则可养生须注意,事不关己不劳心。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一日不可无常业,安闲便易起邪心。炎凉之态,富贵更胜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更胜于外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人情送匹马,买卖不饶针。过头饭好吃,过头话难听。事多累了自己,田多养了众人。怕事忍事不生事自然无事,平心静心不欺心何等放心。天子至尊不过于理,天理良心天下通行。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甘草味甜人可食,巧言妄语不可听。当场不战,过后枉然。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父子合力山成玉,弟兄同心土变金。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未富先富终不富,未贫先贫终不贫。少当少取,少输当赢。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蚊虫遭扇打,只因嘴伤人。欲多伤神,财多累心,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平安即是春。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便是自轻。自身不谨,扰乱四邻。快意事过非快意,自古败名因败事。伤心事莫做,从未结怨言。小人肥口,君子肥身。地不生无名之草,天不生无路之人。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读书未见书如逢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福满须防有祸,凶多桥必无争。不怕三十而死,只怕死后无名。但知江湖者,都是薄命人。说长说短,宁说人长莫说短,施恩施怨,与施人恩莫施怨。栽林养虎,虎大伤人。卷帘归乳燕,开扉出苍蝇,爱鼠常留饭,怜蛾灯罩纱。人命在天,物命在人。盗贼多出赌博,人命常出奸情。治国信谗必杀忠臣,治家信谗必疏其亲。治国不用妄臣,治家不用妄妇,好臣一国之宝,好妇一家之珍。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君子千钱不计较,小人一钱恼人心。人前显贵,闹里夺争,要得江湖深,一个不做声。知止自当出妄想,安贫须是禁奢心。初入行业,三年事成,初吃馒头,三年口生。 家无生活计,坐吃如山崩。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艺多不养家,食多嚼不赢,命中只有八合米,走行天下不满升。使心用心,反害自身。国家无空地,世上无闲人。妙药难医冤孽病,混财不富穷人命。耽误一年春,十年补不清。人能处处能,草能处处生,会打三班鼓,也要几个人。人不走不亲,水不打不浑,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卖货卖得真,失本失得轻。人强不如货强,价高不如口辩,会买买怕人,会卖卖怕人。支支船上有艄手,天子足下有贫亲。既知莫望,不知莫向。在一行,练一行,穷莫失志,富莫癫狂。瓶花虽好艳,相看不耐长。早起三光,迟起三慌。未来休指望,过去莫思量。时来遇好友,病退遇良方。布得春风有夏雨,哈得秋风大家凉。晴带雨伞,饱饥带粮。满壶摇不响,半壶响叮当。久利之事莫为,众争之地莫往。老医迷旧疾,朽药误良方。该在水中死,不在岸上亡。舍财不如少取,施药不如传方。倒了城墙丑了县官,打了梅香丑了姑娘。燕子不进愁门,耗子不打空仓。一人舍死,万人难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门为小人而设,锁乃君子之防。舌咬只为糅,齿落皆因眶。硬弩弦先断,钢刃自伤。贼名难受,龟名难当。好事他人未见讲,错处他偏说得长。男子无志纯铁无钢,女子无志,烂草无瓤。生男欲得成狼忧恐成獐,生女欲得成鼠忧恐成虎。养男莫听狂言,养女莫教离母。男子失教长必愚顽,女子失教长必粗鲁。生男莫教弓与弩,生女莫教歌与舞,学成弓弩沙场灭,学罢歌舞为人妾。财交者密,财尽者疏,色娇者亲,色衰者疏。少时胜虎,十巧不如拙。百战百胜不如无争,万言万中不如一默。有钱不置怨逆产,冤家宜解不宜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山头一个虎,恶龙难斗地头蛇。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贾商买卖如施舍,买卖公平如积德。天生一人,地生一穴。家无三年之积不成其家,国无九年之积不成其国。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有才便是德。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惹出笑 话。谦虚美德,过谦即诈,自己跌子自己爬,望人扶持都是假。人不知己过,牛不知力大。一家饱暖千家怨,一物不见赖千家。当面论人惹恨最大,是与不是随他说罢,谁人做得千年主,转眼流传八百家。满载芝麻都漏了,还在水里捞油花。五百年前共一家,不同祖,宗也同。凑钱尤如针挑土,用钱尤如水推沙。未成立法先思结局,未成行先行败路。杀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愁不足,只愁不做,须向根头寻活计,莫从体面下功夫。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药补不如肉补,肉补不如养补。思虑之害胜于酒色,日日劳力上床疾呼。人怕不是福,人欺不是辱。能言不是真君子,善处方为大丈夫。为人莫犯法,犯法身无主。弟兄杀人各分手足,姊妹同肝胆,弟兄同骨肉。慈母多误子,憨妇必欺 夫。君子千里同风,小人隔墙易宿,文钱逼死英雄汉,财不归身恰是无。兄弟如手足,手足断难续。盗贼怨失主,不孝怨父母。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我不如人我无其福,人不如我我常知足,捡金不失窖金人,三两黄铜四两福,因祸得福,求赌必输。一言而让他人之祸,一忿而折平生之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淫当斋,淡饱当肉,缓步当车,无祸当福。人无良友不知己之有过,女无明镜不知面之精粗。事非亲做,不知难处,十年易读举子,十年难淘江湖。积钱不如积德,闲坐不如看书,思量挑担苦,容手做是福。时是易借银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天晴打过落雨铺,少时享过老来福。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一家打墙两家看好,当面留一线,过后好相见。入门掠虎易,开口告人难。手指要往内掘,家丑不可外传,浪子出于祖无德,孝子出于前人贤。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三员长者当官员,几个明人当知县,明人自断,愚人官断。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村夫硬如铁,光棍软如棉,不是撑船手,怎敢捉毫杆。天下礼仪无穷,一人知识有限,一从不得二人计,一人难结万人缘。人人依礼仪,天下不安官。衙门钱,眼睛钱,田禾钱,千万年。官吏清廉如修行,书差方便如行善。种山吃山,种田吃田,吃尽美味还是盐,穿尽绫罗还是棉。一天不耕全家饿饭,女工不织全家受寒。金银到手非容易,用时方知来时难。先讲断,后不乱,莫做藕断丝不断。听人劝,得一半,莫做一手遮天。不怕最慢,只怕站,逢快莫赶,逢贱莫懒。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长呼人挑担,短路人赚钱,宁卖现二,莫卖赊三。赚钱往前算,失本往后算,小小生意赚大钱,七十二行出状元。自己无运至,却怨世界难。胆大不如胆小,心宽甚如屋宽。妻贤何愁家不富,子孙何需受祖田。财来生我易,我去生财难。十月滩头坐,一日下九滩,结交一人难上难,得罪十人一时间。借债行商卖田还债,赊钱起屋卖屋还钱,修起庙来鬼都老,识得秤来姜卖完。不嫖莫转,不赌莫看,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豆腐多了是包水,军师多了打烂船。无口过是,无眼过难,无身过易,无心过难。不会浮水赖河湾,不会犁田赖枷担。他马莫骑,他弓莫挽,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宁在人前全不会,不在人前会不全。事非亲见,切莫乱弹。打人莫打脸,骂人莫骂短,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人上十口难盘,账上千元难还,放债如施,收债如捡。告状讨钱,海底摸盐。银钱莫欺骗,牛马无人变。好汉莫被人识破,看破不值半文钱。狗咬对头人,雷打三世冤。事宽则圆,太久则偏,高人求低易,低人求高难,有钱就是男子汉,无钱就是汉子难。人上一百,武艺俱全,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生就木头造就船,砍的莫得车的圆。心不得满,事不得全,鸟飞不尽,话说不完。人无喜色休开店,事不顺心莫怨天。选婿莫选田园,选女莫选嫁奁。人将礼义为先,树将花果为园。临危许行善,过后心又变。天意违可以人回,命早定可以心挽。强盗口内出赦书,君子口内无戏言。人贵语少,贫子话多。快里须斟酌,耽误莫迟春。读过王叔和,不如见症多。东屋未补西屋漏,前账未还后又拖,今年又说明年富,待到明年差不多。志多不同己,不必求强合。莫道坐中安乐少,却知世上苦情多。本少利微强如坐,屋檐水也添得多。勤俭持盈人,谦恭受益多。细处不断粗处断,黄梅不落青梅落。见钱起意边便是贼,顺手牵羊乃为盗。要做快活人,切莫寻烦恼,要做长寿人,莫做短命事,要做有后人,莫做无后事。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宁可无钱使,不可无行止。栽树要栽松柏,结交要结君子,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弟兄争财,家不穷不止。男人有志,妇人有势。夫人死,百将临门,将军死,一卒不至。夭千误甲子,人穷误口齿。百岁无多日,光阴能几时。父母养其暗,自己立其志,待有余而济人,终无济人之日,待有闲而读书,终无读书之时。此书传后世,句句必精读,其中礼和义,奉劝告世人。

鸿蒙山海经原文?

原文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王千】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有死之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

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左虫右上而右下大】蛇,木食。

有盐长之国。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白皋】爰过,黄帝所为。

有【上穴下契】窳,龙首,是食人。有青兽,人面,名是曰猩猩。

西南有巴国。大【白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

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馅饣换口】之。

有嬴民,鸟足,有封豕。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

又有青兽如菟,名曰【上山下囷】狗,有桂山。有翠鸟。有孔鸟。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又有不距之山,巧【亻垂】葬其西。

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各曰相顾之尸。

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有钉灵之国,其民从【漆左氵换右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少【白皋】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帝俊赐羿彤弓素【矢曾】,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帝俊有子八人,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定九州。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