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疗保险有哪些(医保门诊报销范围和规定)

2023-12-08 11:13:41 59 0

医保门诊报销范围和规定?

报销范围:

1、参保人员在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门急诊医疗费用纳入门诊统筹报销。

2、报销范围与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一致,即国家、省、市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和医用耗材目录范围。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外的不予报销。

3、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期间,不享受门诊统筹报销,出院次日即可享受报销。

4、享受特殊门诊、生育门诊的病人依旧按原实施路径执行。

5、门诊核酸检测费用,暂不纳入普通门诊统筹政策支付。

报销标准:

一、城镇职工医保:

1、在职职工:门诊免报额度为2000元,即在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中,超过2000元的部分才会予以报销,报销比例为50%;

2、退休职工:门诊免报额度为1300元,即在门诊产生的医疗费用中,超过1300元的部分才会予以报销,70岁以下的,报销比例为70%,而70岁以上,报销比例则为80%。

3、最高限额:无论哪一类人,门诊、急诊大额医疗费支付的费用的最高限额是2万元。

二、城镇居民医保:

1、普通门诊: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普通门诊不设起付线,进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60%的比例报销,统筹基金年度个人最高支付限额为400元。

2、特殊病种:一个医保年度内,特殊病种门诊免报额度为400元,符合规定治疗范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与普通住院待遇相同。

门诊统筹包括哪些项目?

门诊统筹的支付范围有基本诊疗项目和基本药物两大类。诊疗项目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血糖测定、尿糖测定、胸片、心电图、黑白B超、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皮试、洗胃、清创缝合、导尿,共计15项。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类别的药品均可纳入门诊统筹的支付范围。另外,基本医疗保险中把参保人员的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的范围。

门诊和门特的区别?

门诊和门特是医疗保险中常见的两个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范围不同:门诊是指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非住院诊疗服务,包括门诊诊疗、检查、化验、治疗等;门特是指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的门诊特殊诊疗和治疗服务,通常是一些特殊部位或疾病的治疗。

2. 报销比例不同:门诊的报销比例一般不高,通常在50%以下,而门特的报销比例则通常比较高,可以达到80%以上。

3. 报销条件不同:门诊一般需要达到一定的报销条件,如报销门槛、报销次数限制等;门特则往往由医保部门对符合医疗保障范围的疾病制定相应的门特报销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和标准可能不同,具体的门诊和门特的区别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医保政策来确定。

2023医保门诊报销起付线什么意思?

门诊报销没有起付线,只是每人每半年最高按比例报销900元。如果你一次性就报销了900元,那这半年内就不再报销了。门诊和住院的报销政策是不一样的。

医保急诊和门诊区别?

两者没有区别。

除非是特殊病,否则都按照门诊比例报销。

急诊和一般门诊的唯一区别就是可以先不使用社保卡(或者相关证明),之后再提供相关材料申请报销。

而一般门诊如果当时没有使用社保卡之后就不可能报销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